政策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文件
宁波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
阅读: 发布时间:2014-08-21

A10
DB3302
宁波市地方标准
DB 3302/T 1047—2012
宁波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
2012 - 02 - 08发布
2012 - 03 - 01实施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02/T 1047—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宁波市总工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中心、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宁波大学商学院、宁波市循环经济促进会、宁波百年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劳建兰、杨真照、薛伟理、聂子龙、胡新锁、王巍、金智祥、史立平。
DB3302/T 1047—2012
II
引 言
为了引导和鼓励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宁波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宁波市企业信用监管和社会责任评价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旨在使宁波经济社会能更好地融入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规范市场秩序,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标准的执行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切实保障所有职工的合法利益,激励职工主人翁精神,为改善与优化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本标准基于国际相关标准、惯例,遵循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七项核心原则:承担义务、透明度、道德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尊重法律、尊重国际行为标准、尊重人权,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可与其它管理要求相结合,引导企业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目标。
DB3302/T 1047—2012
1
宁波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及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鼓励企业行业协会拓展行业性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鼓励企业结合类型、规模、发展特点等因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为其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评价准则,可用于企业进行自我评价,也可用于利益相关方或第三方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企业 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或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2.2
企业社会责任 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以及对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各项责任。
2.3
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方 是指任何可能受到企业行为影响以及可以影响企业行为的利益群体或个人。
2.4
未成年工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国家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法律规定的禁忌劳动。
3 法律要求
应严格遵守国家、浙江省、宁波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鼓励企业承担高于法定要求的义务。如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企业内部制度与本标准所规定的事项相同时,应执行其中最严格的规定。
DB3302
DB3302/T 1047—2012
2
4 社会责任要求
4.1 企业发展
4.1.1 企业治理
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自身良性健康发展,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承担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忠实履行合同,不恶意拖欠供应商货款和银行贷款。遵守财务制度,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完整,按规定摊销费用和处理资产损失。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强化企业管理,保证企业利润增长,增加社会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主动进行相关认证,引进现代化管理方法。
4.1.2 企业信用
应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健全信用管理体系,保证自身的信用信息真实、完整,保持良好的综合信用等级。
4.1.3 自主创新
应加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注重技术改造,实施新产品、品牌、知识产权等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转变。
4.1.4 经营结果
应保证自身的经营安全和财务健康。主要财务指标(如:年利税增长率、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提高率等)趋势良好。
4.2 劳动关系
4.2.1 劳动合同执行
4.2.1.1 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与职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4.2.1.2 劳动合同订立时,企业应如实告知职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以及职工希望了解的其他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
4.2.1.3 应把劳动合同文本交职工留存,并全面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4.2.1.4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4.2.2 集体合同
4.2.2.1 应尊重职工集体协商权,建立平等协商制度,依法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与工会或职工代表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4.2.2.2 应严格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依法全面履行义务。集体协商中一方代表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提出异议的,另一方代表应予积极响应。
4.2.3 职工工资
4.2.3.1 应依法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每年至少一次与工会或职工代表,依法就劳动报酬、工资支付、劳动定额、计件单价等事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DB3302
DB3302/T 1047—2012
3
4.2.3.2 应按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并依法向职工提供工资支付凭证。
4.2.3.3 应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依法合理增长职工工资,建立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率参与分配制度。
4.2.4 保险和福利
4.2.4.1 社会保险
应遵守国家规定,按时、足额为全部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补充保险。
4.2.4.2 企业福利
可根据生产经营和发展需要,建立职工困难帮扶和福利制度,不断健全职工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设施,依法落实各项职工生活福利待遇,积极开展职工疗休养和困难帮扶活动。
4.2.5 劳动工时和休息休假
4.2.5.1 劳动工时
应严格执行国家分类工时制度。因生产经营需要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度的,应事先广泛征求职工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依法报经审批后,可实施综合计算工时、不定时工时工作制度。 如出于生产经营需要,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且保证职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经过与工会和职工平等协商同意,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应按劳动法及本市的有关规定支付报酬。
4.2.5.2 职工休假
职工的婚丧假、产假、带薪休假等权利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并在劳动合同或企业规章制度中予以明确。
4.2.6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保障
4.2.6.1 应保证男女职工同工同酬且拥有同样的发展机会。
4.2.6.2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允许招收未成年工的,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禁止的劳动或危险性大的作业,依法实行健康体检。
4.2.6.3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孕期和哺乳期从事禁忌从事的劳动。对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应执行相关权益保障性规定。
4.2.6.4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依法就女职工工作岗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保护措施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保障相关权益的有效落实。
4.2.7 工会组织
4.2.7.1 应依法建立工会组织,支持职工参加工会,依法足额拨付工会经费,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会共同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定期和工会沟通,积极回应工会及其他代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4.2.7.2 工会应依法尊重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协助企业教育引导职工依法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积极向企业传递职工的需求,采取民主协商等方式,依法维护职工的各项权益。
4.2.8 工作环境安全与保障
DB3302/T 1047—2012
4
4.2.8.1 应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纪律、职工培训、休息休假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4.2.8.2 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按照规定进行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环境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4.2.8.3 应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识别、防范和消除可能危害职工健康与安全的隐患,避免各种事故及损害健康事件的发生。
4.2.8.4 应安排高级管理者代表负责实施有关健康和安全的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2.8.5 应在职工工作环境中制订必需的急救措施,并定期检查。
4.2.8.6 依照规定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安全培训,并对新聘用和调动职位的职工重新进行培训。
4.2.9 职工尊严
4.2.9.1 在招用、薪酬、培训、晋升、社会保障、解聘或退休等方面,不得因为职工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残疾、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原因而采取歧视性措施。
4.2.9.2 应尊重职工在工作环境中的人格尊严。
4.2.9.3 不应干涉职工在不侵犯企业及其他职工合法权益的合理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4.2.10 劳动关系预警调解
4.2.10.1 应建立内部劳动关系预警协调、调解机制,制度完善、组织健全、措施得力。
4.2.10.2 应及时预防和化解内部可能引发或已发生的各类劳动争议事件。
4.2.11 职工队伍稳定
应依法建立职工名册,保持职工的队伍稳定。
4.3 环境关系
4.3.1 资源节约
4.3.1.1 资源节约使用
在经营活动中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高其利用率,积极开发和使用替代资源;应通过确定关键指标来监测、控制和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及水耗、能耗,将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纳入对经营活动的考核范围。
4.3.1.2 废物利用
重视废物的回收、利用及再生利用,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企业发展过程中。
4.3.2 清洁生产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3.3 环保投入
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和污染物处理设施。
DB3302/T 1047—2012
5
4.3.4 污染物排放
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要求,逐渐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
4.3.5 环评及“三同时”制度
在进行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和开发活动时,必须对该活动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制定防治或减少环境损害的措施,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对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含小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项目和自然开发项目,环保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4.3.6 生态保护
积极参与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态保护行动。
4.3.7 环境绩效管理
针对重要的环境参数,建立相应的管理、评价系统,并将评价结果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对环境参数进行持续改进,以获得良好的环境绩效。
4.3.8 环境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体系,纳入绩效考核,并持续改进。
4.3.9 环境监测和预防
建立和维护日常环境监测系统,以识别、监测和评估潜在的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及污染事故的发生,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制订并演练应急预案。
4.3.10 节约集约用地
各项建设应尽量节省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4.3.11 企业对社会的环境贡献
主动承担环境建设和修复补偿责任,主动参加环境公益事业和宣传教育,并与所在社区建立良好、和谐的合作关系。
4.4 社会关系
4.4.1 诚信经营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应忠实履行各种契约的承诺,体现自身的信用并塑造良好的形象,自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信用监管。
4.4.2 依法纳税
应依法、诚信、按时、足额缴纳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款,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并严格遵守。
4.4.3 产品质量和安全
DB3302
DB3302/T 1047—2012
6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主动进行产品质量和安全知识的宣传,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应向消费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保障产品消费安全。
4.4.4 产品质量持续改进
确保相关投入,对现有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确保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4.4.5 对消费者的责任
确保产品和服务安全,真实科学地传递产品和服务信息,充分保障消费者各项消费权益,保障消费安全,自觉接受消费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监督。
4.4.6 售后服务
建立便利、有效的渠道向消费者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建立健全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承担商品的修理、更换、退货等责任和义务,依法及时维护消费者利益。
4.4.7 消费者权益保障
全面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获得知识权、受尊重权、监督权等各项法定权益。
4.4.8 消费者投诉和意见回应
4.4.8.1 制订相应的工作规范,及时有效地处理消费者投诉。
4.4.8.2 主动配合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开展调查、调解、处理消费者投诉,不无理拒绝或故意拖延。
4.4.8.3 主动以各种方式听取消费者意见,并及时给予回应或者改进。
4.4.9 产品、服务追踪
应积极对产品、服务实行追踪,定期发布产品、服务质量报告和市场反应报告,及时对产品、服务进行检测,对产品使用状况和服务状况进行信息公布,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立产品追溯体系。
4.4.10 道德和慈善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4.4.11 参与社区活动
安排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支持社区发展。
4.4.12 企业志愿者发展
鼓励职工成为志愿者,并为志愿者活动提供支持。
4.4.13 弱势群体关怀
积极关心和帮助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积极吸纳残障等特殊人群,妥善为其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
4.4.14 重视法治建设
DB3302
DB3302/T 1047—2012
7
应全面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和治安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和“综治进企业”等活动,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和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到位。
4.4.15 信息公开
及时公开有关信息,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透明度,鼓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4.5 企业文化
4.5.1 企业精神与文化
应该明确自己的使命与愿景,确立基本价值准则,围绕企业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观去完善和建立自己的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促进企业良性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传播自己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让其成为凝聚职工的思想意识与观念。
4.5.2 文化组织
应设立专门的机构、部门或设置专人负责企业文化宣传与传播事项,与外部媒体进行沟通,与其他各种社会团体与组织一起组织各种活动等。
4.5.3 职工教育与培训
为职工的职业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 对新职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确保其拥有必需的信息和技能。
4.5.4 职工民主参与
应依法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拓宽职工民主参与的渠道,定期向职工通报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和决策,鼓励职工提出意见和建议。
4.5.5 文化生活
4.5.5.1 文化设施
投入人员和资金,建立健全文化、体育等相关设施,满足职工的文化生活需要。
4.5.5.2 职工文化生活
设置机构负责职工的文化活动,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 应充分理解和尊重职工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多样性,营建不同文化特性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和睦关系,发展既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又适应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
4.5.5.3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倡导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帮助职工更好地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在努力提升职工工作质量的同时,提升职工的生活质量。
A
DB3302/T 1047—2012
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宁波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表A.1 宁波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类别
项 目
内 容 和 要 求
分值
得分
一、企业发展 120分
1、科学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各类管理制度健全,制定程序到位、内容合法,职工遵纪守法的得20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内容和落实及职工遵纪守法情况尚好的得16分;制度不健全、程序未到位、职工遵纪守法尚可的得10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内容不合法,程序未到位的得0分。
20
2、自主创新 优化结构
按有无开展技术创新,积极实施自主品牌、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的评价得分,最高得10分。
10
3、年利税增长率
以14%为目标,按目标比较法评价得分,最高得10分
10
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
以18%为目标,按目标比较法评价得分,最高得10分
10
5、全员劳动生产提高率
以7%为目标,按目标比较法评价得分,最高得10分。
10
6、建设用地单位面积纳税产出提高率
以10%为目标,按目标比较法评价得分,最高得10分。
10
7、企业信用
企业综合信用等级A级的得50分,B级的得40分,C级的得25分,D级的得0分。
50
二、劳动关系 450分
8、劳动合同签订率
按规定100%签订劳动合同,根据目标实现程度按比例得分,最高得30分。
30
9、依法实施集体合同制度
依法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程序到位、内容合法、履行全面的得20分;内容合法、履行全面,但程序不够到位的得16分;内容合法、履行不全面的得10分;内容不合法或未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得0分。
20
10、依法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
依法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履行全面,并能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含加班)的得40分;能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但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欠全面的得32分;能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够健全的得20分;未能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的得0分。
40
11、职工共享企业效益
a)年职工人均工资水平(10分),以上年度宁波市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目标,按目标比较法评价得分,最高得10分; b)劳动要素参与企业利润分配(10分),以企业年税后利润总额的10%为目标,按目标比较法评价得分,最高得10分。
20
12、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
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综合计算参保率目标为100%,根据目标实现程度按比例得分,最高得90分。
90
DB3302/T 1047—2012
9
表A.1 (续)
类别
项 目
内 容 和 要 求
分值
得分
二、劳动关系
13、实施职工困难帮扶互助和职工生活福利制度
建立职工困难帮扶互助和福利制度,职工宿舍、食堂、浴室等设施健全,落实职工生活福利待遇的得20分;开展职工困难帮扶互助,落实职工生活福利待遇,但设施不够健全的得16分;未建立制度,但职工困难帮扶互助和生活福利待遇有所落实的得10分;未落实职工困难帮扶互助和生活福利待遇的得0分。
20
14、国家劳动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执行情况
严格执行分类工时制度和国家病、产、婚、丧、法定节假日及带薪年休假等休息休假制度的得40分;能落实国家休息休假制度,无违法超时加班现象,但不定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未按规定报批的得32分;无违法超时加班现象,但国家休息休假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得20分;有违法超时加班现象的得0分。
40
15、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依法及时化解劳动争议
制度完善,组织健全,措施得力,依法化解劳动争议及时的得20分;组织较健全,措施基本落实,依法化解劳动争议较及时的得16分;制度、组织不健全,依法化解劳动争议效果不明显的得10分;无制度和组织,化解劳动争议效果不好的得0分。
20
16、实施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制度
签订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履行全面,并能有效保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得20分;能保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但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欠全面的得16分;能保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但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制度不够健全的得10分;未依法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而发生侵权行为的得0分。
20
17、工会组织作用
依法建立工会,足额拨付经费,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中工权益作用明显的得20分;依法建立工会,足额拨付经费,能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得16分;工会组织尚健全,有一定经费,能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起一定作用的得10分;没有依法建立工会的得0分。
20
18、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达到市级(含)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在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中被确认为A类,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全年无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得50分;基本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达到县级安全生产规范化,在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中被确认为B类,全年无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得40分;基本能落实有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中被确认为C类,未发生重伤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得25分;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中被确认为D类,发生重伤以上和工伤事故多的得0分。
50
19、劳动防护和职工健康
a)劳动防护(占20分):重视职工健康,劳动防护措施落实,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检测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得20分;劳动防护措施基本落实,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检测且合格率80%以上,劳动防护用品派发较及时的得16分;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检测且合格率在50%~80%,劳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得10分;未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检测或合格率低于50%,劳动防护措施未落实的得0分。
50
DB3302
DB3302/T 1047—2012
10
表A.1 (续)
类别
项 目
内 容 和 要 求
分值
得分
二、劳动关系
b)职工卫生(占20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业卫生台帐和档案的得20分;能不定期进行职工健康体检,又有部分职工健康档案的得16分;已开展定期职工健康体检,未建立职业卫生台帐和档案的得10分;未实施职业健康体检制度的得0分。 c)职工心理健康(占10分):实施职工心理援助计划,设立心理咨询师,配备心理卫生辅导员,设有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有效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援助的得10分;能实施职工心理援助计划,配备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卫生辅导员,设有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和心理危机干预援助的得8分;能基本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宣传和职工心理健康援助活动的得5分;未有效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宣传和职工心理健康援助活动的得0分。
20、职工队伍稳定
职工就业稳定,以95%为目标,按目标比较法评价得分,最高得10分。
10
21、职工满意度测评
职工对企业满意度测评结果在85(含)以上的得20分;70至85分的得16分;55至70分的得10分;55分以下得0分。
20
三、环境关系 140分
22、节能减排
a)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以5%为目标,按目标比较法评价得分,最高得20分; b)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COD、氮氧化物、氨氮)、废水废气噪声排放均符合环保部门达标要求的得20分,任何一项不达标的均得0分; c)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制度,有相应技改投入,实施有效的措施,积极参与CO2减排国际公约等区域性和全球性生态保护计划,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得20分;有健全的制度、相应技改投入,实施积极的措施,成效明显的得16分;有制度和技改投入,实施具体的措施,成效一般的得10分;未有技改投入和具体措施的得0分。
60
23、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处置
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固体废物符合环保规范处置要求的得10分,不符合环保规范处置要求的得0分。
10
24、生态环境保护
a)技改、建设项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的得20分;环评、“三同时”验收未通过的均得0分; b)建立完善持续改进环境参数的管理体系,日常环境监管严格,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并演练,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环境绩效的得20分;有与企业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日常环境监管,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并演练,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取得明显的环境绩效的得16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具体的环境监管和预防措施,环境绩效不明显的得10分;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未采取环境参数改进措施的得0分。
40
25、节约集约用地
注重土地集约利用,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得10分,不符合节约用地规定的得0分。
10
26、依法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厂区环境美化
编制且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评审,按要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厂区环境整洁优美的得20分;已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未办理评审,但能按要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厂区环境整洁优美的得16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但未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厂区环境整洁的得10分;未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厂区环境一般的得0分。
20
DB3302
DB3302/T 1047—2012
11
表A.1 (续)
类别
项 目
内 容 和 要 求
分值
得分
四、社会关系 160分
27、诚信经营、健康发展
a)重视诚信经营,严格履行经济合同,同行业之间公平有序竞争的得15分;认真履行经济合同,无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及欺诈等不良竞争行为的得12分;能履行经济合同,有一定工商信誉的得7分;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经济合同履行不诚信、侵犯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等不良行为的得0分; b)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服务信息真实到位的得15分;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服务信息真实的得12分;产品或服务合格,能保障消费者安全等合法权益的得7分;产品或服务不合格,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得0分。
30
28、合法经营、 照章纳税
依法设立、经营,内部管理规范有序,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及时足额纳税的得10分,未严格遵守财务制度或未能及时足额纳税的得0分。
10
29、产品质量抽查合格情况
近三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的得10分,不合格的得0分。
10
30、维护消费者利益
a)制订相应的工作规范,及时有效地处理消费者投诉的得10分,未能及时有效处理消费者投诉的得0分; b)主动以各种方式听取消费者意见,并及时给予回应或者改进的得5分,未采取有效方式听取消费者意见的得0分; c)应积极对产品、服务实行追踪,定期发布产品、服务质量报告和市场反应报告的得5分,未能对产品、服务实行跟踪的得0分; d)及时对产品、服务进行检测,对产品使用状况和服务状况进行信息公布,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得5分,未对产品、服务进行检测的得0分。
25
31、道德和慈善
a)关心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参与村企结对帮扶和慈善捐助,设立慈善冠名基金等活动,热心回馈社会成效显著的得20分;关心公益慈善事业,参与村企结对帮扶和慈善捐,有一定成效的得16分;有回馈社会行为的得10分;不关心公益慈善事业和村企结对的得0分; b)关心支持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公共福利事业,鼓励并支持职工参与志愿服务社会,成效显著的得20分;关心支持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公共福利事业,鼓励并支持职工参与志愿服务社会,成效明显的得16分;能支持公共福利事业,允许职工参加志愿服务社会的得10分;不关心公共福利事业,不支持职工参加志愿服务社会的得0分。
40
32、弱势群体关怀
a)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以职工总数的1.5%为目标,按目标比较法评价得分,最高得15分; b)关心和帮助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得5分,未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得0分。
20
33、信息公开
按有无在公开媒体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得分,最高得10分
10
DB3302/T 1047—2012
12
表A.1 (续)
类别
项 目
内 容 和 要 求
分值
得分
四、社会关系
34、企业重视法治建设,全面落实单位内部治安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
a)重视法治建设,全面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和治安防控措施的得5分,未开展宣传教育或治安防控措施不到位的得0分; b)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和“综治进企业”活动,20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建立企业综治工作室的得5分,未有效开展“法律进企业”和“综治进企业”活动的得0分; c)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企业安全稳定,评为“诚信守法企业”的得5分,未积极有效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的得0分。
15
五、企业文化 130分
35、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组织、设施、活动状况
大力实施企业文化“五个一”工程,有鲜明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组织健全,设施完善,活动丰富,文化氛围浓厚的得30分;企业文化组织健全,设施较完善,活动较正常,“五个一”工程实施三项以上的得24分;组织设施不健全,活动开展较正常,“五一”工程实施1-2项的得15分;未开展活动的得0分。
30
36、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健全,依法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不少于60%,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富有成效的得20分;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基本建立,依法提取经费,活动有一定成效的得16分;依法提取经费,企业职工培训制度较健全,活动效果欠明显的得10分;未依法提取经费、未开展职工培训的得0分。
20
37、职工作用发挥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精心组织以岗位练兵、技术革新、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班组安全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创业创新活动,成效显著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得30分;受到县级表彰的得24分;未受表彰,但有一定成效的得15分;未开展活动的得0分。
30
38、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等民主管理制度,措施有力,落实全面的得30分;制度健全、具体落实不够全面的得24分;制度不健全的得15分;未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的得0分。
30
39、党组织作用
党组织健全,作用发挥明显的得20分;党组织健全,作用发挥有一定成效的得16分,有党组织,但发挥作用不明显的得10分;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得0分。
20
B
DB3302/T 1047—2012
13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职工对企业满意度测评表
表B.1 职工对企业满意度测评表
项目
具 体 内 容
满意
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尊重和信任
1、企业对职工的尊重方面你感到
2、你对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认为
3、你对企业领导对待职工意见建议采取的态度感到
4、你对目前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感到
生产和生活
1、你对企业合法经营、诚实守信情况感到
2、你对企业发展方式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兼顾的做法感到
3、你对企业劳动时间、报酬及发放办法和福利待遇感到
4、企业在创办食堂、宿舍、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方面你觉得
保护与保障
1、企业对安全生产、职工劳动保护重视情况你感到
2、企业的劳动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安全状况你感到
3、企业对特殊工种人员和女职工特殊利益保护你感到
4、你对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及其生活保障情况感到
关心和培养
1、你对企业在用人制度、岗位分配方面感到
2、企业在关心、培养职工方面你感到
3、你对企业的职工培训、教育工作感到
4、企业对职工今后的发展所作投入你感到
环境和文化
1、你对企业的人际和文化环境感到
2、你对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感到
3、你对职工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开展情况感到
4、你在企业中工作,总体上感到
注:以上等次满意按100分、较满意按90分、基本满意按70分、不满意按0分折算。然后根据测评算出该企业实际所得的平均测评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